柿科植物浆果类水果,原产地在中国,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是一种广泛种植的重要果树结出的果实,主要种植地区在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北等地山区,柿子19世纪传入法国和地中海各国,后又传入美国。柿子成熟后黄色至红色,含有维生素A和少量维生素C。
宜食宜药的中药——柿子
宜食宜药的中药——柿子
柿子的品种有1000多个,又根据其在树上成熟前能否自然脱涩分为涩柿和甜柿两类。后者主要是来自该品种中的“冬柿”,成熟时已经脱涩。
中国是世界上产柿**多的国家,年产鲜柿70万吨。柿子品种繁多,约有300多种。从色泽上可分为红柿、黄柿、青柿、朱柿、白柿、乌柿等;从果形上可分为圆柿、长柿、方柿、葫芦柿、牛心柿等。在长期的风土驯化和生产实践中,人们培育出不少优良品种,特别**的有:河南渑池的牛心柿,产于华北的“世界**优良种”的大盘柿,河北、山东一带出产的莲花柿,河南以及陕西泾阳、三原一带出产的鸡心黄柿,河南以及陕西富平的尖柿,浙江杭州古荡一带的方柿,被誉为中国六大名柿。
柿霜
【入药部分】: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制成柿饼时外表所生的白色粉霜。
宜食宜药的中药——柿子
【性味】:甘;性凉。
【归经】:心;肺;胃经。
【用法用量】:内服:冲服,3-9g;或入丸剂噙化。外用:适量,撒敷。
【注意事项】:凡脾胃虚寒,痰湿内盛,外感咳嗽,脾虚泄泻,疟疾等症均不宜食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:润肺止咳;生津利咽;止血。主肺热燥咳;咽干喉痛;口舌生疮;**;咯血;消渴。治肺热燥咳,咽干喉痛,口舌生疮,**,咯血,消渴。
【附方】:
清热,润燥,化痰。治肺热燥咳,咽干喉痛,口舌生疮,**,咯血,消渴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治气膈不通。
②《滇南本草图说》:消痰止嗽。
③《本草蒙筌》:治劳嗽。
④《纲目》:清上焦心肺热,生津止渴,化痰宁嗽,治咽喉口舌疮痛。
⑤《本草求真》:治肠风痔漏。
⑥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清肺。治**、咯血,劳嗽,上消。